序號 |
設備清單 |
招標規格 |
1 |
可見光數碼相機 |
作業環境: 非密封艙條件下,飛行高度可達海拔5000m |
CCD傳感器,像元不小于5.0μm |
幅面,不小于8千萬像素 |
鏡頭,可量測型,綜合畸變差小于2μm,并提供檢驗報告 |
焦距: 不小于70mm |
光譜波段: 8\16bit RGB真彩 |
最短連續曝光間隔:不大于2.5秒 |
可見光相機同步接口方式:外觸發輸入;閃光同步輸出 |
中心快門,快門速度不低于1/800s |
檢影器:可實時跟蹤地物,以判別航攝偏流,支持偏流實時改正 |
存儲:單架次不少于4000片,可在空中更換,支持熱插拔 |
2 |
高清攝像機 |
傳感器參數:Exmor 3CMOS,尺寸(1/2)英寸,內置光學濾光鏡 |
鏡頭參數:光學變焦14倍,實際焦距f=5.8-81.2mm,最大光圈F1.9-F16,濾鏡直徑77mm |
顯示參數:液晶屏尺寸3.5英寸,16:9模式,0.45英寸彩色取景器 |
拍攝性能:靈敏度(2000 lx,89.9%反射率):F12(典型)(1920*1080/50i模式);信噪比:56dB;水平分辨率:1000電視線以上(1920*1080i模式) |
快門:1/32-1/2000秒 |
存儲介質:專業S*S存儲卡/記憶棒/SD/XQD卡;錄制視頻HD422模式,最高比特率50Mbps,MPEG-2 422P@HL,錄制時間不小于2h |
攝像機工作方式:固定到攝影主框架上,在垂直航向方向可進行不同角度的調整(至少3個),攝像機整體可進行快速拆卸,工作中能夠在第三方設備上對攝像進行監控 |
3 |
設備座架姿態調整范圍(可見光相機與攝像機同步調整) |
水平角補償范圍不小于±5°、偏流角補償范圍不小于±15° |
4 |
飛行管理與控制系統 |
飛控計算機中內嵌飛行控制管理程序,用于綜合管理和控制航攝儀的曝光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通信等,并且記錄生成航攝儀的工作日志以及各個階段的工作狀態;集成雙頻GNSS接收機及航空天線,記錄航攝相機的曝光位置,事后差分解算絕對定位精度不低于15cm;支持定點、定時兩種自動曝光方式,定點曝光精度優于15m;支持隨時切換到手動曝光控制方式; |
5 |
顯示單元 |
顯示屏標準為10吋高亮屏幕,可顯示相機的常規航拍工作信息,包括但不限于曝光狀態、導航、高度、位置等;支持按鍵和觸屏兩種操作方式,命令包括但不限于任務導入、日志導出、定點曝光、定時曝光、手動曝光、暫停、任務切換等 |
6 |
系統電源 |
系統電源參數:輸入電壓28VDC,功耗小于1000W |
提供系統地面調試用的自備電池,整系統調試供電時間不小于2小時 |
7 |
工作溫度 |
設備工作溫度范圍: 0°~40° |
8 |
配套軟件 |
航線設計軟件:支持基于航高、像素、像幅、重疊度等不同參數輸入的航線規劃,支持至少兩種矢量格式的輸入,并且支持基于SRTM數據的變基線設計,輸出的設計結果可以展出到Google Earth上進行快速檢查;輸出的航線導航文件無需任何轉換可直接應用于飛控系統中 |
畸變差幾何糾正軟件:基于航攝儀的精確檢校參數,消除航拍影像的幾何畸變(包括內參的補償以及鏡頭畸變差的補償) |
影像融合軟件:用于融合多臺子相機的影像,拼接成一幅大幅面虛擬中心投影影像,子影像融合精度達到子像元級(需提供相關精度證明材料) |
勻光勻色處理軟件:用于處理不同時段不同區域內色彩、光照存在差別的影像,使影像色彩、照度均衡一致 |
數據質量檢查軟件: 能夠在單架次飛行完成24小時內進行航攝數據初步檢查工作,包括影像質量、重疊度、GNSS數據質量檢查等內容;量化輸出影像的重疊度和旋偏角等信息,方便對航攝整體質量的評估 |
區域快速正射影像圖制作軟件(含運行軟件的圖形處理工作站一臺):通過零級處理的資料進行區域快速正射影像圖制作,要求快速生成的正射影像圖色彩、照度均一,無接縫、錯位現象,并且支持對于鑲嵌線的編輯操作,處理速度不低于800片/小時,滿足當天飛行、當天出圖的要求 |